新闻中心
防雷科普 | 央美美术馆外的“电光能量”
发表时间:2025-09-27 05:47:49
Image





“能源与文明——科学艺术・聚变未来” 展览正在展出,其中,在央美美术馆建筑外侧的装置《闪电》受到了许多公众的关注。




《闪电》装置延续了19世纪末尼古拉・特斯拉线圈的设计理念。早在100多年前,特斯拉就致力于无线传输电能的探索,他的线圈能产生壮观的人工闪电,仿佛把宇宙的能量握在手中。而今天,这件作品既是对科学先驱伟大发明的致敬,也串联起能源探索的历史、现在与未来。值得一提的是,《闪电》是国内最大规模的人造闪电特斯拉线圈装置。



作品通过剧烈的声响与明暗交织的光影碰撞,不仅直观呈现核聚变反应所需的超高温环境,更以视觉化、听觉化的语言隐喻自然界的深层动力——如同核聚变在宇宙中的能量形态,让观众在震撼的感官体验中,与 “人类终极能源梦想” 展开哲学层面的对话。



每一道电光都是一次能量的具象化,如同恒星在黑暗中诞生。它不只是“光与声”的表演,更是一种哲学追问:我们如何理解能量?如何面对人类对终极能源的梦想?又如何承担起与之相应的责任?



《闪电》邀请你进入一场沉浸式的体验——在明暗之间思考能源,在震动之中感受自然之力。它模糊了科学、艺术与哲学的边界,也呼唤着我们每个人对能源议题的关注与想象。



延伸科普小知识




????什么是特斯拉线圈?

它是一种使用共振原理生成高频高压电流的装置,能产生无须接地的人工闪电,最早由特斯拉于1891年发明,初衷是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


????为什么说核聚变是“终极能源”?

核聚变是太阳的能量来源,它清洁、高效、燃料储量极其丰富(如海水中的氘),若能实现可控核聚变,人类将近乎永久地解决能源问题。



关于展览




能源与文明——科学艺术·聚变未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一层展厅

展览时间:2025年9月14日-10月12日




往期推荐

我国风电防雷迈入新阶段 《风力发电场区域防雷技术规范》正式实施

技术论文 |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仪器研究

技术论文 | 中小机场 VHF 天线防雷接地技术改进研究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