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国建筑学会团标《建筑防雷监测系统技术标准》(送审稿)通过专家组审查
发表时间:2025-07-05 07:39:26
Image

7 月 3 日,中国建筑学会团体标准《建筑防雷监测系统技术标准》(送审稿)审查会在江苏南通召开。该标准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雷电防护专业委员会与上海电科臻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编制。

审查会由复旦大学教授张义军担任审查组组长,成员包括中国建筑业协会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分会专家主任委员孙兰(教授级高工),合肥工业大学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万力(教授级高工)等7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的权威专家。

图片
与会专家围绕标准条款的技术细节、表述规范以及与其他相关标准的协调性展开了深入而细致的讨论,对送审稿的科学性、实用性、权威性进行严谨评估,一致认为,《建筑防雷监测系统技术标准》(送审稿)内容全面、技术指标合理,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可为建筑防雷监测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护等全流程提供明确、规范的指导。
图片

《建筑防雷监测系统技术标准》从2023 年6 月启动预研,历经起草工作组组建、立项、草案编制、内部研讨、征求意见等环节,共有23家参编单位,召开了三次工作会议,最终形成送审稿。


中国建筑学会团体标准《建筑防雷监测系统技术标准》编制组在长沙召开工作会议

审查意见

经审查组审定,该标准的编制符合《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送审资料齐全且符合审查要求,其内容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与现行相关标准相协调,并创新性地提出了雷电预警、雷电流、防雷接地、SPD智能监测等四项关键技术要求,总体达到国际水平,并对建筑防雷监测系统工程建设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工程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审查组专家一致同意该标准通过审查。


《建筑防雷监测系统技术标准》的意义:

- 规范行业发展:随着物联网技术发展,智能化雷电防护产品涌现,但传统防雷系统存在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旧技术与信息技术发展不匹配。该标准的实施可对新技术、新产品应用进行标准化规范,让建筑防雷监测行业有统一标准可依,促使市场朝着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 提升技术水平:标准覆盖了系统设计及技术要求、施工和验收、检测和维护等多个领域,有助于提升建筑雷电防护、防雷监测系统设计等领域的技术水平,推动建筑防雷监测技术持续进步,使行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 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雷电会对建筑物和人员安全造成威胁,该标准有助于提升雷电灾害防护能力和监管效率,可更好地预防雷电灾害,减少雷击引发的事故,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 促进可持续发展:标准的实施能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有助于行业在长期内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 推动产业发展: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培育更大的市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图片

上海电科臻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表示,将持续以创新与责任精神参与行业标准建设,助力防雷监测领域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大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的投入,推动建筑防雷监测技术的持续进步,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图文信息来源:上电科臻和‍

Image
自然界中的雷电不可能消失
人类对技术进步的向往和冲动也不可能终止
技术进步带来的潜在威胁
只能靠技术的继续进步来解决
Image